最早赞美天台山的名人与作品
|
(原载1996年1月19日《天台报》 作者:庞信滨) 天台山名闻中外,除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外,历代名人的宣扬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。 据史料记载,天台山名最早见于《内经·山纪》。南北朝齐代《陶弘景真诰》曰:“山有八重,四面如一,顶对三辰,当牛女分野,上应台宿,故名天台。” 最早用文字赞美天台山的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属僚孙绰(314-371),他在《登天台山赋》一文中写道:“天台山者,盖山岳之神秀也。夫其峻极之状,嘉祥之美,穷山海之瑰富,尽人神之壮丽矣。” 最早题诗赞美天台山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(701-766)的《琼台》,诗曰:“龙楼凤阙不肯住,飞腾直欲天台去。”外国友人最早题诗赞美天台山的是一首宗教诗,名为《绣架裟衣缘》,作者是日本相国王屋王。唐玄宗时,他造千条袈裟,来施中华名胜,其中有一批袈裟送给国清寺和尚,他在袈裟边上绣了一首诗:“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,寄诸佛子,共结来缘。” 最早编写天台山志书的是明代传灯禅师的《天台山方外志》。清代康熙年间台州知府张联元的《天台山全志》,也是研究赞美天台山历史名胜古迹较完备的一部著作。 |